薛定谔方程不能由其他基本原理推导得到,只是一个基本假设,正确性由实验来检验。
自由粒子薛定谔方程的建立
自由粒子波函数
ψ(x,t)=Aeℏi(pxx−Et)
微分,得到方程
∂t∂ψ(x,t)=−ℏiEψ(x,t)
∂x2∂ψ(x,t)=−ℏ2px2
利用 E=2mpx2 (由此可以看出薛定谔只适用于微观低速情况)
iℏ∂t∂ψ(x,t)=−2mℏ2∂x2∂2ψ(x,t)
推广到势场中
iℏ∂t∂ψ(x,t)=[−2mℏ2∂x2∂2+U(x,t)]ψ(x,t)
推广到三维
iℏ∂t∂ψ(x,t)=[−2mℏ2∇2+U(r,t)]ψ(r,t)
哈密顿算符
H^=−2mℏ2∇2+U(r,t)
则薛定谔方程可写成
iℏ∂t∂ψ(r,t)=H^ψ(r,t)
哈密顿算符决定了微观粒子
- 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
- 外界对例子的作用(包括不能用力表达的微观相互作用)
定态薛定谔方程
又称不含时薛定谔方程,能量本征方程
若 ∂t∂H^=0,或 U 与时间无关,则薛定谔方程可以分离变量。
分离变量
设 ψ(r,t)=ϕ(r)⋅T(t),将其代入薛定谔方程,得到
iℏϕ(r)dtdT(t)=[H^ϕ(r)]T(t)⇒iℏdtdTT(t)1=ϕ(r)1H^ϕ(r)≡E (constant)
从而得到两个方程
iℏdtdT(t)=ET(t)(1)
H^ϕ(r)=Eϕ(r)(2)
振动因子
解方程(1),可以得到
T(t)=Ce−iℏEt
经量纲分析,知 E 为能量量纲。因此 E 应表示粒子能量。
定态薛定谔方程
将哈密顿算符表达式代入方程(2),得到
(−2mℏ2∇2+U(r))ϕ(r)=Eϕ(r)
该方程即为定态薛定谔方程。
在物理上,E 只有取一些特定值,方程的解才能满足波函数的条件。
- 满足方程的特定的 E,成为能量本征值。
- ϕE 成为与 E 对应的本征波函数。
最后写出的波函数形式为
ψE(r,t)=ϕE(r)e−ℏiEt
该波函数(定态波函数)描述的态成为定态。
- 能量(E)取确定值的状态,薛定谔方程的特解
- 粒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稳定不变的.
ρ(r,t)=∣ψE(r,t)∣2=ϕE∗(r)eℏiEt⋅ϕE(r)e−ℏiEt=∣ϕE(r)∣2
薛定谔方程的定态解
对于不同的势能函数和能量区间,能量本征值可以取一系列分立的值,也可以取连续值。为了讨论方便,下面假设它取分立值 {En,n=1,2,3⋯},对应本征波函数 {ϕn,n=1,2,3⋯}
得到一系列定态解
ψn(x,t)=ϕn(x)e−ℏiEnt,n=1,2,3⋯
通解可写为
ψ(x,t)=n∑Cnψn(x,t)=n∑Cnϕn(x)e−ℏiEnt
系数 Cn 可以按下式计算:(要求知道 t=0 时的波函数)
Cn=∫−∞∞ϕn∗(x)ψ(x,0)dx
关于薛定谔方程的讨论
薛定谔方程
iℏψ(r,t)=H^ψ(r,t)
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定
- 薛定谔方程是线性偏微分方程,解满足态叠加原理
- 关于时间是一阶的,与经典波动方程不同。(经典:∂t2∂2ξ=u∇2ξ) 不同
几率流密度矢量
公式推导
薛定谔方程
iℏ∂t∂ψ=[−2mℏ2∇2+U]ψ(1)
−iℏ∂t∂ψ∗=[−2mℏ2∇2+U]ψ∗(2)
由 ψ∗×(1)−ψ×(2) 得到:
iℏψ∗∂t∂ψ+iℏψ∂t∂ψ∗=−2mℏ2[ψ∗∇2ψ−ψ∇2ψ∗]
iℏψ∗∂t∂ψ+iℏψ∂t∂ψ∗=iℏ∂t∂ψψ∗
-
右侧:
∵∇⋅(ψ∇ψ∗)=∂x∂(ψ∂x∂ψ∗)+∂y∂(ψ∂y∂ψ∗)+∂z∂(ψ∂z∂ψ∗)=∂x∂ψ∂x∂ψ∗+ψ∂x2∂2ψ∗+∂y∂ψ∂y∂ψ∗+ψ∂y2∂2ψ∗+∂z∂ψ∂z∂ψ∗+ψ∂z2∂2ψ∗=∇ψ⋅∇ψ∗+ψ∇2ψ∗
∴2mℏ2(ψ∗∇2ψ−ψ∇2ψ∗)=2mℏ2∇⋅(ψ∇ψ∗−ψ∗∇ψ)
最后得到:
iℏ∂t∂ψψ∗=2mℏ2∇⋅(ψ∇ψ∗−ψ∗∇ψ)
含义解释
- 几率密度:ρ=ψ∗ψ
- 定义几率流密度矢量:J=2miℏ(ψ∇ψ∗−ψ∗∇ψ)
⇒∂t∂ρ+∇⋅J=0
利用高斯定理得到积分形式
dtd∭τρ(r,t)dτ=−∬SJ⋅dS
可以看出,左侧是在空间区域 τ 内的概率变化率,右侧为单位时间流入该区域的概率。可以看出:
几率守恒具有定域性质,当空间某处几率减少了,必然另外一些地方几率增加,使总几率不变,并伴随着某种流来实现这种变化。
讨论
对于整个空间而言
dtd∭∞ρ(r,t)dτ=−∬∞J⋅dS→0
表示全空间总概率不变。
说明:
因为 ∫Ω∣ψ(r,t)∣2dV 可积(薛定谔方程需要的条件),因此当 r→0,∣ψ(r,t)→0∣ 快于 r3/21,从而 J→0 快于 r31,得到上面方程积分为 0。